1. 首页 >> 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十七)

----哪些营养因素影响奶牛群体繁殖效率----


国内外奶牛营养专家在我国举办的一系列奶牛饲养管理讲座中就哪些营养因素影响奶牛繁殖都曾予以不同程度的精彩论述,本文将不拾人牙慧,重复大家业已熟悉的常识和理念,只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中国的现实,从一个老繁殖工作者的角度探索究竟哪些营养因素与奶牛群体繁殖效率密切相关。

  • 在中国,为什么设计满足奶牛营养需要的配方并不困难?

由于奶牛消化生理学研究的飞跃进展及人们对奶牛消化系统功能的更透彻了解、由于对奶牛各种原饲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加工、由于纷采夺目的各类添加剂不断问世、由于计算机配方软件的日臻完善等等,目前发达国家奶牛营养师设计满足群平均日单产奶量低于45公斤的奶牛营养需要配方易如反掌,但对设计满足泌乳早期群平均日单产奶量超过45公斤的奶牛营养需要配方,仍力有不逮。截止现时,我国绝大多数奶牛场群日单产奶量超过35公斤者如凤毛麟角,基于这一事实,客观地说,按我国现有饲料资源,再辅以美国进口苜蓿,设计满足我国眼下奶牛群体生产水平的营养配方并非难事。我用以下实例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1. 河北省唐山市芦台天成奶牛场(原国营芦台三分场)

该场目前有691头牛(混合群),其中挤奶牛390头,群平均日单产奶量34公斤,乳脂率3.74%,乳蛋白率3.18%,群平均体细胞数18万,群平均产奶日210日,多年来一直坚持使用国外优秀验证公牛冻精。老板叫刘焕军,现年60周岁,自幼生活在奶牛场,历尽磨难,文化程度小学四年级肄业,1992年正式养牛,迄今逾19年。读者一定好奇,产量如此高,何人出的营养配方?以下是我与其的对话:

我问:“刘老板,您的牛群奶产量不错,何人帮您做的营养配方?”

刘老板回答:“我自己!”

我异常吃惊地接着问:“您自己?那您根据什么做的营养配方?”

刘老板平静地回答:“根据孟庆祥老师翻译的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制定的‘奶牛营养需要’”。

我更好奇了:“您能读懂那本书?”

刘老板还是非常平静地继续回答:“不容易读懂,我花了一年多时间,读懂了大部分!”

我感慨万分:“能否让我看看那本书?”并随口问道:“业界还来过哪些大腕指导您?”

刘老板爽快地答:“我马上拿那本书给您看。业界没有来过什么大腕,您张博士就是来我奶牛场的最大大腕!”

须臾片刻,刘老板将其阅读过无数遍的那本“奶牛营养需要”递到我手中,我抚摸着破旧的书皮,翻阅书内页面:只见许多书页标满了提示重点的蓝线和红线,处处都能看到略发暗黄色的斑斑汗迹,无不印证刘老板对这本书的确下了不少功夫!我哑口无言,仿佛时空突兀停滞,只觉眼睛发涩,两位名人的话语顿时闪现我脑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中国人的脊梁!” 我强忍着夺眶欲出的泪花,不觉又回忆起四年前触憾自己心灵时为奶农写下的一段文字“中国今日奶业界究竟谁是促使其迅猛发展的动力呢?难道是那些叱咤商场的各奶业巨无霸吗?我想,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法左右奶价、无法争辩无理拒收、无奈忍受持续涨价饲草料、在简陋牛舍年复一年日日夜夜辛勤饲养着品质低劣奶牛的奶农们,才是中国奶业界真正的脊梁!也正是他/她们的汗水和仍未脱贫的生活,铸就了中国各奶业巨头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党旗上金光闪闪的镰刀斧头标识要永驻不逝!”我用镜头留下了刘老板手捧该书的照片,以证我没有忽悠读者。


图1. 与刘老板在其简易牛舍前合影。

图2. 刘老板手不释卷的“奶牛营养需要”,书封面边角已磨损。

在进一步的交谈中,我还了解到刘老板因担心质量问题,预混料也是自己设计和配制,经多年使用,效果确实可靠,这自然使我更为钦佩。在这位具有极度丰富奶牛养殖经验者面前,我那里是什么大腕,仅是一位应向其虚心学习的学生而已!不言而喻,我国为数不多的某些奶牛场也能达到刘老板奶牛场那样的生产水平,甚至比其做得更好。然而,这些奶牛场往往曾获得国家资金和外来技术支持,并且专业人员成群,理应超过刘老板的奶牛场。

  1. 高学历老板奶牛场

某地一奶牛场,老板为英语系硕士毕业,能熟练阅读英文原著,这大概是全国乃至全球奶牛场老板学历最高者之一,并且专业奇异,这也是自己多年拜访众多奶牛场老板中具有如此专业背景和学历的仅有一位。该老板养牛四年有余,目前拥有混合群奶牛总头数293头,其中挤奶牛119头,群平均日单产奶量16.8公斤,数年来一直坚持使用国外优秀验证公牛冻精。读者一定奇怪:“为何奶量如此之低?”请看我现场拍的若干照片。

图3. 粗饲料主要为霉变的玉米秸。

图4. 牛群饲喂霉变玉米秸后的粪便。

图5. 一阵风就能吹倒的瘦饿牛。

显而易见,用不着我进一步分析,大家一定知道该场奶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但是,令人发省要思考的是:既然能接受使用国外优秀验证公牛的理念,为何在奶牛饲养管理方面如此落伍?这至少不能归咎于该老板读不懂有关奶牛营养和饲养的书籍吧?

  1. 官员老板奶牛场

某地还有一奶牛场,由董事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们组成决策团队,行政级别均为县团级,从事奶牛养殖四年有余;骨干技术人员亦皆为畜牧兽医专业本科毕业,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该奶牛场头均投资逾5.2万元,远高于蒙牛现代牧业,投资力度在全国乃至全球都算是佼佼者。牛群全部由进口澳牛以及进口澳牛与北美优秀验证公牛繁殖的后代组成,混合群总数1591头,挤奶牛704头,群平均日单产奶量16.7公斤,乳脂率4.53%,乳蛋白率3.67%,群平均产奶日238日(不认真做产后监护),平均胎次2.1,群平均体细胞数32万。挤奶牛中约230头罹患严重蹄病,现状惨不忍睹(几乎从不对卧床管理、挤奶通道地面破损严重、粗饲料品质极差),而未配种育成牛中有些牛经常排脓液(使用质量差的预混料)。同样结构的牛群,澳亚和飞鹤群平均日单产奶量均在30公斤以上。那么,为何该场牛群产量如此之差呢?我提供以下几张现场照片,大家当可一目了然。来自上海的专家曾语重心长地规劝该场决策团队:“我们应该多将心思用在照顾好牛群,不必花费过多精力装点门面应付参观!”特别出奇的是:该场从美国进口的苜蓿长期存放库房,只是供参观者观览。当营养师多次恳求给牛赐喂些苜蓿时,决策团队总是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地拒绝。最后,经众多外部专家和内部员工的一再呼请,决策团队才很不情愿地许诺先在少量牛上用少量苜蓿做饲喂试验。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您既然对用苜蓿草喂牛的效果无把握,那为什么要花高价钱购买呢?为什么总是主动将参观者引至苜蓿草存放处并自夸道:“我们场的牛吃的都是美国苜蓿!”?我曾不辞劳苦亲自拜访该场两次,但对第三次邀请,我断然拒绝了。因为,我实在受不了“望苜蓿草近在库边兴叹,抚饥病牛蹒跚挤奶落泪”那场景!读者也许要问,那他们给牛吃什么草呢?决策团队大概是鲁迅先生虔诚的崇拜者,始终信奉“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非常热衷于给牛喂收获过的花生秧和小麦秸。

图6. 运动场很干净,但躺卧休息者寥寥无几。

图7. 员工正在打磨护栏,准备重新油漆。

图8. 这是喂牛的主要粗饲料。

图9. 长期存放的进口苜蓿,不是用来喂牛,只是供参观者观览。

图9. 犊牛禁闭在深牢饲养,通风不良,腹泻严重。

  1. 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其基本意思是用来比喻劳苦大众吃的和用的都是最普通的东西,是不具备多高价值的东西,而他们通过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讴歌奉献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奶牛的确类似我国的劳苦大众。但是,在奶牛养殖生产实践中,我们万万不可借用鲁迅先生的文学比拟手法来取代严谨的、科学的营养配方设计!相当多的奶牛养殖者将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如此理解:“牛能吃草,应该产奶!”这是非常粗糙和过于简单的观念。至少,这些同道应首先弄清楚:“给牛吃什么草才能产奶?”在现实生活中,“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实证。

总之,本文通过以上三个各具特点的实际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做好满足奶牛营养需要的日粮配方并不是件难事。全国绝大多数奶牛场的掌门人,其文化程度绝不止小学四年级,没有理由弄不懂基本的奶牛营养需要,这儿仍然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文革中有句话叫“灵魂深处闹革命”,我们可以改为“灵魂深处学养殖”,并将之赠与那些至今不愿给牛喂好草的同道们。只有如此,后续文章中对“哪些营养因素影响奶牛群体繁殖效率”进行讨论才有实际意义。




返回】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